“雷军开驾校收1999,BBA连夜印传单”。
当豪车驾驶培训从奢侈品变标配,一场由小米引发的驾驶技术培训正在引发跟风潮。
当然有人会说,这些培训项目BBA早就有了。
但如果你看看价格,就会收回这句屁话。
驾驶培训项目,收多少钱?
小米只收1999!
前面还有免费!
所以,这又是一次的颠覆,又是一次掀桌,顺带手也把豪车培训的“贵族游戏”终结了。

2025年5月22日,雷军宣布推出“精英驾驶高阶培训”,首批1万名车主免费参与,后续定价1999元。
课程包含几个硬核模块,比如 Max实车特训等。
具体项目包括在低附着路面失控演练、金卡纳综合赛道挑战,紧急变线时速破百实测、绕桩极限操控教学,等等。
这些都是实际驾车时,经常出现的极端场景。
用户熟悉了这些场景下的操控,实际上不但更了解车子的性能,同时也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最让人惊讶的是,小米这些培训课的“低价”,直接刺破传统豪车驾培的高价泡沫。
因为其他豪车的类似课程,动辄上万。
意大利赛道培训费超10万,仅限20人小班。
现在小米以十分之一价格提供同等规格培训,6月北京站开课即爆满。
所以别小看这个驾校。
它实际上宣告驾培奢侈品时代终结。

小米开始搞驾驶培训,同时还那么火爆,显然引起了BBA的兴趣。
因为这是他们擅长的玩法。
6月14日,在厦门赛道重启RS驾驶学院,主打“V8情怀牌”。
宝马/也有类似动作。
这真的很好。
但有趣的一点在于,为啥这些品牌的驾驶培训活动,以前没有搞起来?
感觉还是跟模式有关。
众所周知,小米在造出了一台强悍无比的SU7,以及后,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这两款车出现交通事故的视频。
这很正常。
因为一款车出现交通事故,不是新闻。
但另一方面,有些事故很可能也跟用户不熟悉电车特点有关。
因为电车加速太快了。
这个油车不一样。
为了让人们把车开好,小米开始搞还是培训。
说到底,小米驾培定位“用户服务”,成本计入生态链。
但BBA不一样。
本质上,驾驶培训是他们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另外,也跟普世无关,更多是一个精英圈子的小范围活动。
“让爱好更专业”真的很好,但也需支付足够的对价。

驾驶培训爆火背后,是电动车性能与用户能力错位的行业危机。
比如性能过剩。
小米SU7 Ultra零百加速1.98秒,比F1赛车还快0.2秒;扭矩830N·m,新手轻踩电门即失控。
另外,因为缺乏经验,导致人为事故高发。
因驾驶员误判,电动车急加速成“隐形杀手”。
另外还有智驾误导风险。
这些都需要培训解决。
所以方向盘后的人,其实比车更需要“升级”。
当雷军喊出“和同行共推汽车文化”时,BBA的跟风实则是一种觉醒——当电车性能突破物理极限,驾驶者成为安全链最弱一环。
如果BBA能够把价格降下来,那又是功德一件。
小米驾车场景是干什么的小米驾车场景有什么作用小米驾车场景在哪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时尚珠宝-美容美食-腕表豪车_315单品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