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时移世易,当我们还在缅怀着“黄金年代”西方世界对于时尚的缔造贡献时,回顾历史我们却发现,在17、18世纪的欧洲贵族眼中,“神秘富饶,遍地黄金、美酒、香膏,流淌着蜜与奶的东方”,才是令人神往的梦幻之地。几百年来,从普契尼的绝唱,《图兰朵》,到斩获奥斯卡九个最佳的《末代皇帝》;从好莱坞塑造的“典型”东方美人黄柳霜,到Metgala的热议主题“镜花水月”——西方人对于神秘东方的幻想却从未停止。
正因如此,细数众多奢侈品牌流传在历史中的经典设计,你会在其中寻觅到众多关于品牌创始者们,对于东方经典符号与故事的青睐与依恋,在借鉴与感受了这些东方文明所传递出的沉淀后,一系列创作应运而生,书写了一段段惊艳绝伦的品牌印记。
一百多年前,在法国郊外的一间古董店,加布里埃·香奈儿女士,意外邂逅了一扇名为“失欢”的中国乌木漆面屏风,被世人誉为“时尚之母”的传奇女性,却在这一瞬间被扑面而来的东方气质所俘获。
就像她自己所说,“有一次我在一家中国商店,第一次看见屏风,兴奋极了。”从此,在香奈儿的后半生中,她陆续收藏了来自遥远东方的三十余张漆面屏风,并伴随着她辗转于世界各地。
而这一瞥惊鸿,同时也开启了香奈儿品牌百年的东方情缘。例如飞鸟、流云之类的东方元素,以及漆、螺钿等东方材料,频频出现于香奈儿的设计当中,就连品牌标志性的山茶花,也极具东方味道。
名曰“中国屏风”的香水、眼影一一问世,综合了描金、螺钿镶嵌工艺的珠宝、腕表,也成为了难以超越的东西方结合的经典之作。
在香奈儿邂逅“失欢”的近半个世纪后,另一位同样特立独行的设计天才,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伊夫·圣·罗兰——一位在18岁摘下男性礼服设计大赛的桂冠,21岁成为时尚品牌的设计总监,26岁创办圣罗兰品牌的,时尚界最天赋异禀的人物。
而他,同样也是东方文化的痴迷者。
在事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候,伊夫·圣·罗兰的床头摆满了佛像和中国水墨画。甚至,他一生的只造访过英国、日本和中国。
1977年,伊夫·圣·罗兰为品牌最为著名的一款香水,“Opium”,选择了由设计大师皮埃尔·迪当设计的,以东方印笼为原型的香水瓶为包装。一经发布,旋即引起了轰动。
而在这位堪称传奇的创始人离世后,圣罗兰品牌对于东方的“执念”也并未终结。
2004年,彼时还是圣罗兰的创意总监的汤姆·福德,在一场“中国系列”告别秀中,更将圣罗兰的东方梦境推向了高潮。
纵观时尚史,东方风格的设计,除了为品牌“锦上添花”外,远在二战结束的物资匮乏时期,古驰的一抹东方情调的加入,也为曾其“解困”。这一创造就是大名鼎鼎的竹节包。
在设计之初,古驰的创始人,古琦欧·古驰先生,其实是为了解决制包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开创性地选用了,烘烤过后的日本竹节,作为包包的手柄部分。
但在满足了实用功能之外,皮革与竹子,两者材质上的碰撞,显得大胆、又极富东方韵味,故而大受欢迎,这也使得竹节的设计成为了古驰标志性的经典元素。
东方情结,渗透在了每一个奢侈品大牌的开拓、与成长的过程中。或许,在我们看来,欧洲人口中的Chinoiserie所代表的,并非是真正的中国与“东方”。就像将《卧虎藏龙》的苍翠竹林,带入国际视野的叶锦添所讲,这是一种在西方视角下的幻想、和猎奇的观察。
但除了这些、将东方元素带入西方作品当中的开拓者,也有一些来自于东方的设计师。佼佼者如日前作古的三宅一生先生,内涵着东方文化巨大能量,在几何线条中诠释崭新的东方意味。
他的意志,以及我们的理解和缅怀。又是东方文化向潮流中心挑战的另一种力量。(图文、视频:Zkei)
奢侈品大牌究竟值多少钱10大奢侈品的品牌介绍10大奢侈品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时尚珠宝-美容美食-腕表豪车_315单品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