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珠宝:奢华与浮夸集一身

珠宝 2025-06-23 16 0
  现在提起巴洛克,通常是一个形容词,代表一种艺术风格。但在17世纪,巴洛克是指一种艺术思潮,称为"巴洛克运动"。   在巴洛克运动之前的16世纪,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拉开了"文艺复兴"的盛大序幕。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以及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等。   因为大师们的成就太过耀眼,使得其他艺术家纷纷效仿,并沉浸在文艺复兴的风格中无法自拔。在文艺复兴快要走向衰败时,已经没有多少优秀的作品了。为了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就出现了"巴洛克运动"。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被古典主义者痛斥为"堕落、浮夸且瓦解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语言华丽浮夸,音乐作品的旋律起伏激烈,建筑的风格宏伟壮大。比如贝尼尼改建的圣彼得大教堂。   可见压抑了许久的人们,都将情绪都释放到艺术作品上了。   体积大   因为要体现浮夸的气质,巴洛克珠宝一般都很大。比如耳环,恨不得比脸大。   这就让我想起了《演员的诞生》中,章子怡的耳饰。   各种大块大块的珍宝   当时的人们都很有钱,为了贯彻"有钱使劲造",宝石不仅要大,还要多。于是在巴洛克珠宝作品中,总能看到各种珍宝"争奇斗艳"。   做工繁复   仅仅是大块的宝石,也不是简单的镶嵌。巴洛克的珠宝从设计到镶嵌,都是繁复而又精致的。   带有宗教色彩   巴洛克运动被宗教所保护,也被宗教所利用,不仅是绘画建筑,珠宝中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代表宗教的经典造型十字架,也是巴洛克珠宝最常见的造型。   塞维涅式蝴蝶结   现在的"蝴蝶结"造型珠宝,就起源于巴洛克时期,是由当时的一位法国作家塞维涅夫人带火的。   渐渐地,抛弃了巴洛克华丽的风格,后期的蝴蝶结变得立体而甜美,广泛地应用到各类珠宝中,一直延续至今。   浮雕技术应用于珠宝   为了体现享乐主义与浮夸艺术,不仅是建筑,珠宝的表面也要有浮雕。而且不只是一件浮雕,一件奢华的珠宝上会有好几块精致的浮雕。   相比蝴蝶结造型,浮雕技术就应用得比较少了。   巴洛克风格的珠宝已经不再被视为"堕落和瓦解"了,当代的人们还是很喜欢这种像艺术品的珠宝。在各大时尚品牌的秀场,经常能看到巴洛克珠宝的身影。   巴洛克珠宝对所搭配服装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但明星也会选择"低配版"的巴洛克大耳饰,看上去十分时尚吸睛。   还有前文提到的章子怡的耳饰,来自独立设计师于庚艺创立的品牌——Midnight Opera House (MOH午夜歌剧院)。除了常规款,这个品牌也经常出一些夸张独特的首饰,深受明星的喜爱。   巴洛克珠宝展现了当时奢华又活泼的社会风貌,直到今天,这种风格依旧深入人心。   许多巴洛克风格的首饰不仅仅是首饰,更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比如巴洛克秀场上,首饰一点也不比服装逊色,反而更吸睛。   在所有首饰中,我还是最喜欢巴洛克的耳坠了,真的是复古又有异域风情。主要是显得脸小!   那么你喜欢这种风格的珠宝吗?   -end-      文:长谈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