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是什么呢?时尚理论大师齐美尔在他那篇1904年发表的流传百多年的经典的两万字不到的小文中,对时尚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样说也好像不对,因为好像满篇都是定义一样,比如这样的:
“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
“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并且像其他一些形式特别是荣誉一样,有着既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
“时尚是一种社会需要的产物。”
——我已经有点乱了,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到底是谁的产物呢,这种满篇冒着天才火花的文章,没有办法,得忍。
“时尚的本质是由分界功能——再加上模仿功能——构成的这一点特别地明显。”
“如果构建时尚的两种本质性社会倾向——一方面是统合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是分化的需要——有一方面缺席的话,时尚就无法形成而它的疆域将终结。”
——本质在哪里?虽然找不到,但是每句话都好有道理的样子。
“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一件起先只是少数人做的事变成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例如某些衣服的式样或社会行为开始只是少数人的前卫行为但立即为大多数人所跟从,这件事就不再是时尚。”
“在实际生活中,别的事务虽然也是新奇的而且也以同样的方式突然流行,却不被我们看作时尚。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觉得一种现象消失得像它出现时那样迅速,那么,我们就把它叫做时尚。”
——这就是时尚的本质,一个少数几个人玩,多数人跃跃欲试的游戏。这个关于时尚的本质定义,至少包括了这样一些信息:
1.在社会阶层上,“少数人”是阶层比较高的,“多数人”是阶层低于前面阶层的。
2.这个游戏必须是少数人和多数人这两个群体一起玩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
3.时尚是方向必然是由上层级向下层级扩散。这是非常著名的“涓滴理论”,通俗说就是“先富带动后富”,先穿带动后穿。

借个图
4.一旦下层级的人模仿了上层级的人,上层级的人就必须换新的花样。然后形成一个新的轮回。
于是就看到一会流行这个,一会又流行那个。流行的未必是新奇的,可能几年前的东西又流行起来;流行的未必是好看的,丑的也可能成为时尚。齐美尔非常尖刻地写道:“有时候,丑陋和令人讨厌的事物居然变成时尚,似乎显示了时尚前往通过驱使我们只是因为它是时尚而去接受最痛苦的事物来展现它的力量。时尚以随意的态度在此情况下推崇某些合理的事物,在彼情况下推崇某些古怪的事物,而在别的情况下又推崇与物质和美学都无关的事物,这说明时尚对现世的生活标准完全不在乎。这意味着时尚与其他动机有关,也就是全然地与正式的社会动机有关。”
什么社会动机呢?太抽象了,换点具体的提问吧,为什么上层的人要首先表现出不同来,为什么下层的人要去模仿?上层的人被模仿了之后,为什么会抛弃原来的东西?
为什么上层的人要首先表现出不同来呢?答案就是因为他要把自己与下层的人区分开来,他要显示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来,通俗就是要显摆,为啥呢?因为我们需要在别人的观照中确立自己,没有参照物,怎么能确定自己是啥样子呢?当然他们可能在很多方面都与下层的人不同,在着装上表现出不同来只是其中一个方法,不过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因为衣服一看便知,如果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手表,那得时刻把袖子撸起来才能让人艳羡,比如腰带,除非把衣服扎进裤腰里,或者用手把衣服捞起来。衣服则不同了,不用捞,不用撸,直接可见。注意,衣着服装展示不同,只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一个方式,不是唯一方式。
为什么下层的人要去模仿呢?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人往高处走嘛,衣服也是高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的部分。向上层着装的模仿,表达了一种要跻身上层,摆脱下层的愿望。齐美尔是这样说的:“时尚对于那些微不足道,没有能力凭借自身努力达到个性化的人而言也是一种补偿,因为时尚使他们能够加入有特色的群体并且仅仅凭着时尚而在公众意识中获得关注。”当然,下层的人也未必都会去加入这场游戏,通常是哪些人呢?“对那些天性不够独立但又想使自己变得有点突出不凡,引人注意的个体而言,时尚使真正的运动场。通过使他们成为总体性的代表和共同精神的体现,时尚甚至可以提升不重要的个体。”齐美尔如是说。
上层的人被模仿了之后,为什么会抛弃原来的东西?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上层的人本来就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现在大家都在背一样的包包,还如何显示自己的不同呢,当然要抛弃了咯。齐美尔说:“最新的时尚仅仅影响较高的社会阶级。一旦较低的社会阶级越过较高社会阶级划定的界限,开始效仿他们的着装风格,较高的社会阶级就会从这种时尚中转移出去而采用一种新的时尚,从而继续把他们自己与社会大众区别开来。”
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去玩这个游戏呢?有没有更加本质的东西在时尚的下面作为基础,驱使人们去玩这个游戏呢?齐美尔认为:“对我们来说,一种没有本源力量做基础的现象是贫乏而空虚的,只有每种内部的力量超越它外在的表现方式向外扩展时,生命才能获得会提高它部分真实性的无尽可能性。只有再这种方式里,现象才暗示出一种更深的力量,更暧昧的紧张,比当前场景所显示出来的更加丰富的斗争和和平。”这段话说得这样精准简练,走马灯一样转来换去的时尚背后一定有它更基础性的东西,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一定有其活水的源头一样。
这个更基础的东西,就是根源于人自身的双重性——求同存异的天性,一方面我们希望被社会接纳,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会通过各种方式——其中包括穿衣打扮——融入想要进入的圈子,也就是穿一样衣服的人,在其他方面也一样,我们是自己人,与此同时,也就立马表示了自己不是其他圈子的人,我与别人不同。
这里说的是通过追求时尚时刻保持个性化。当然好像也可以通过反时尚来获得,不过这种情况下的反时尚,也就是故意穿得与时尚不同,其实未必是个人有力量的标志,仍然是一种对时尚的追逐。
当然对于时尚这场游戏,参与者未必都是为了通过穿衣打扮在为不安的自我找到存放之所。有的人接受时尚,实际上是把时尚作为一种面具加以使用,因为这种人非常不想和人交往,不想要人们认出他来,不想要别人窥伺他的隐私,所以他表面上盲从公共的标准。齐美尔称赞歌德就是这方面的完美典范,歌德适应所有的外部事物,乐意顺从社会习俗,但这并没有使他丧失自由,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内在自由。这怎样理解呢?齐美尔把时尚比喻为法律,就像法律一样,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体现,对当时当地的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也像法律一样,它只是影响人社会层面的东西。因此,我们实际上可以借此保有内心的自由,专注于我们最内在的东西上。
齐美尔的这篇文章叫《时尚的哲学》。
时尚是什么意思英文时尚是什么意思时尚是什么词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时尚珠宝-美容美食-腕表豪车_315单品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